第 197 章 大明王朝18
第197章
天幕胡言乱语了一番,又把讲述回到正题:
【为刘邦报仇的说法来源于第三次北巡,永乐十九年朱棣想再次北上捉敌,但夏元吉等人拦住他,向他抖户部荷包:
陛下,你看看,臣的钱袋子像不像殿外天空?
空荡荡的啥也没有?
朱棣伸头一看:朝廷军马储蓄十丧□□,卫所军户生活日渐困难,精兵难以补充,想要再次北上难上加难】
后人短短几语却让朱棣脸色渐白:生活困难...精兵难以补充,精兵难以补...未来的他特别缺钱?
难道郑和下西洋赚的钱财不够他运转大明?
【朱棣可以选择不北上吗?
不行啊,因为朝廷没人啊!
靖难拆掉一批将领悍卒,安南之乱折了朱能等将领;首次与鞑靼对战中,又折了张远等中青将领。
几遭变故下,朱棣扒开朝廷武将群一看,将有统帅少有,再看军中新鲜血液?
寥寥无几,咋办?
只能自己上!
不上不行,因为北巡关系着北疆安稳】
天幕现出一张黑白舆图,北边大明边线用红黄两色标出,让人一见即明。
秦始皇仔细地看过后,皱眉道:“红线为洪武边疆防御线,黄线为永乐防线?”
永乐边疆开始内缩?
不对,他眉头再次拧紧,草原被明廷清得荒无人烟,永乐帝何必内缩边线?
难道维持边线耗费太大?
在单一线索下秦始皇无法推出全貌,只能将目光投向天幕,听后人讲解缘由。
【自金山之战后,朱元璋则以大宁为北疆据点,把大明防御边线推进到长城带(农牧交错线),以长城线为基线,配合塞王守疆,采取‘清沙漠’方式,形成攻守兼备的明防御体系。
后面发生的事咱们都知道,靖难时朱棣放大宁于北,把北疆边线内缩,以此集中兵力对应朝廷。
朱棣获得兵力,也破坏了洪武时期的边疆结构,靖难后朝廷重启大宁为明据点,但很快再次放弃。
为何?】
天幕哐哐哐地砸下几个大字:缺钱缺人!
巨大的声响不断刺激着历代君臣耳膜,让人忍不住抬手揉耳,连天幕活动起来的舆图也没心思细看。
这讲述后人忒爱制响,你难道就不能安静些吗?
【因为朱棣面临的是从头建设大宁,重建要什么?要钱要人啊!
看看洪武十九年大宁诸卫费用:
物资类:一次性运输123万石米;
人力类:动员民夫20余万运粮;
财政类:内库出钞185万锭;
洪武二十年又下令:山东北平河南山西四布政使司,凡运粮赴大宁者,免征其户今年夏税。
相当于是在鼓动民间有财者,运粮到大宁免除夏季赋税。
有朝廷支援,但大宁离大美还很远,朱元璋仍要继续投入物资人力,于是在洪武二十二年又下令:凡于大宁输粟五斗者,给淮浙盐一引。
此令是在向贾商招手:来啊来啊,我这有盐引,快运粮来换啊!
在朝廷各种设法补贴下,洪武二十五年大宁军屯终于有了收获:总计谷麦84万余石,离自给自足更近一步。
靖难打破洪武北疆防御结构,而永乐一朝又是四处开支:安南之乱连绵十二年要钱;
浚通南北运河要钱;建造寺庙要钱;铸造永乐钟...总之永乐大型建造那样不花钱?
不能重建大宁的情况下,什么方式能防御大明边境?】
朱元璋冷笑着横向朱棣:你的防御好方就是五征沙漠?
【在现代是军事演习,用演习的方式给敌亮肌肉、亮刀子。
而朱棣选择天子戍边,天子守国门。
在夏元吉拦住他的那年,把大明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元吉啊,你看北京离边线近,这样不就减轻北疆补负担了?】
正在聆听的夏元吉:啊?叫我?
天幕轻咳几声,语气重归正经:【以上是搞笑话,事实上迁都北京的好处,仅从军费用度来看,的确减轻了朝廷压力。
朝廷大军从居庸关出发,天子戍边一次成本多少?
约42万石;
也就是说朱棣戍边三次成本总合,等于朱元璋输送粮食一次】
刘彻下意识地反驳天幕:“天子戍边代替边疆防御,简直荒谬!”
天子御驾亲征能壮朝廷威势,但频繁亲征于国不利,身为天子,一国之重,自身安全何其重要?
若征战途中天子遇到好歹,大明怎么办?
并且朝廷建造并不能单纯以成本计算,秦始皇以举国之力修长城,护的是谁?
护的是秦汉,甚至后世历代百姓,大国定计当十年甚至百年为期,要达到战略目的,而不是节约财力导致战略留下防御漏洞。
【基于此,朱棣在大宁不设卫所,用天子巡边的方式来肃清沙漠,震慑鞑靼和瓦剌。
网上很多网友言朱棣弃边,把明北疆防线内缩到长城内,实际上永乐朝的防线还是由大宁、开平、兴和、东胜、宁夏与甘肃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