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章 那点心思,承王看透
娘能来赴本王的约是本王的荣幸,本王敬二姑娘一杯。”
有侍女跪在身侧给倒了酒,夏欢言举杯:“承王殿下说笑,您何等身份,得您相邀才是臣女的荣幸。拙作能入殿下的眼,臣女很是说受宠若惊,这一杯该臣女敬殿下。”
“殿下,请。”
“请。”
夏欢言此刻心里非常得意。
这些古人真好忽悠,随便写几首诗就有这么多人向她抛出橄榄枝,明明好多诗她都记不全只写了她记得的部分,他们竟都没有看出来。
大名鼎鼎的承王殿下也不例外。
是她高看这些古代的读书人了。
居然连她近来收了许多帖子且都拒了都知道,看来这位承王殿下关注了她很久啊。
是个好现象。
“本王听说夏二姑娘的诗作是本王的五弟传出去的,二姑娘与五弟交情很好吗?”
萧旭然微笑问。
眼神却略显凌厉,莫名给人压迫感。
让夏欢言的心忽地紧张起来。
她听说承王和五皇子虽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两人却是出了名的不对付。如此,承王怕是很介意她和五皇子交好。
“臣女的诗作确实是从致王殿下手里传出去,不过臣女与致王殿下不算有交情,顶多算认识。”
她笑容带着一丝苦涩:“承王殿下应也听说了,臣女之前抱错了,最近才被父亲找到接回家。臣女才回家两月有余,与家中亲人都尚不算亲近,臣女与致王殿下不过几面之缘,何谈交好。”
“那日致王殿下去看望臣女病中的二哥哥,臣女不知致王殿下在,便拿着新写的诗去给二哥哥帮臣女看看,顺便看看二哥哥的病是否好些了,不料与致王殿下撞上了。”
“致王殿下看到臣女的诗,觉得写得尚入眼,便讨要了去说是要拿去与他的友人们一起品鉴。”
“臣女以前从未得先生教学,只是跟着曾在大户人家当丫鬟识字的母亲学了些字,哪能真写出什么好诗。致王殿下那般夸奖,应都是看在姐姐的面上给臣女留脸面。”
“臣女这些年不在盛京,回盛京这两个月,关于姐姐和致王殿下感情极好的事臣女却是听说过不少。致王殿下说臣女诗写得好,不过是因着他喜爱姐姐爱屋及乌罢了。”
“这就是二姑娘谦虚了。”
他伸出手,站在身后的侍从递来一叠纸稿。
“二姑娘写的诗本王都看过,是真写得好,随便一首拿出去都是传世之作。若非如此,二姑娘也不会短短时日便在盛京的文人圈子获得那般高的赞誉。读书人向来清高,他们从来只服有真才实学的人,二姑娘能得他们的认可与赞誉,可不是凭本王五弟的面子能做到的。”
夏欢言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臣、臣女就是胡乱写的。”
“胡乱写都能写出如此多佳作,二姑娘实乃大才。”
不得不承认,这些诗是写得真好。
但……
萧旭然翻看最上面的几首诗,又抬头去看坐在不远处的夏欢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诗乍一看写得不错,但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像是这首诗写得并不完全。
还有这首“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得无疑也是极好,但他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这首“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倒是写得委实极好。
不,用极好来形容都不太够。
可……夏欢言写得出这样意境深远的诗吗?
她一个刚及笄的小女子,何来这般心境?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这些诗是她从别处抄的,还极可能抄得不全,可他和萧旭谦都着人去查了,什么都没有查到。
诗确实是她所写,并未找人代笔。
不过抄不抄的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管是不是她写的,只要找不到证据证明不是所写即可。他要的是勇诚侯府的兵权,可不是一个会写诗的女子。
她有这般好名声更好,娶一个有才女之名的正妃总比娶个草包好。
“二姑娘回盛京已有两月,对盛京的生活可还习惯?本王听闻二姑娘回家后勇诚侯府上下都待你极好,可那到底是外人传的,总不太做得数。二姑娘回家后,勇诚侯府上下当真都待你极好吗?”
夏欢言心中微觉怪异。
承王这是在关心她?
可他们不是才第一次见面吗?
据他打听到的信息,承王并非什么良善之辈,更不是什么蠢笨之人。相反,他极有头脑,手段也够狠辣,不然也做不到在朝堂上与太子有一争之力。
这样一个人,会单凭外面那些关于她才女的传闻就对她上心吗?
她直觉不太可能。
当然也难保承王私下里是个爱诗成痴的人,真被写了那些诗的她给吸引了也说不定。而且她长得不差,据丫鬟们说,她这张脸在盛京的贵女中排个前五不成问题。
这就要得感谢勇诚侯夫妇的好基因了。
这张脸比她自己原本的脸要美得多。
男人有几个不爱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