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四面楚歌,这就是德不配位的下场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你看似强大,那只是因为你团结了足够多的人,因此请不要小看任何人,尤其是当你面对挫折时。
袁术一路退走,终于回到了淮南。
面对自己熟悉的环境,他心中的不甘冲散了惊惧,想起这一路的艰辛,那种复仇的冲动在心中愈来愈强烈。
但仅凭自己手上的力量,袁术心中有点不把稳,于是他果断叫来下面兵士,遣人往江东问孙策借兵报仇。
孙策自从父亲孙坚死后就一直在袁术手下做事,直到他以传国玉玺为质,才从袁术这里出来,在江东地界开拓自己的事业。
而到了现在,他也是收下了不少的将领谋士,也占据了江东一地,有了自己真正的力量。
但是在名义上他仍然是袁术的下属,还是得听袁术的吩咐。
可是当袁术大败而归之后,孙策心里就不这么想了。
要是以前也就算了,现在他麾下文臣武将众多,江东之地虽是新占,但与袁术相隔甚远,还有长江天堑,最重要的是袁术他在北方败了。
因此面对袁术的借兵,他果断拒绝,在大堂上当着麾下众人说道:
“袁术赖我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是为大逆不道!我本打算加兵问罪,岂肯反助叛贼乎!”
下来后,他更是亲自作书直接回绝袁术,并安排军队守住江口,以防袁术发兵来攻。
袁术看到孙策的书信后,心中复仇的期待全部化为了对孙策的怒气。
“黄口孺儿,何敢如此!我先伐之!”
但说是这么说,他刚在北方经历了大败,现在哪还有兵将去伐孙策啊,而且到时候北方的吕布、刘备趁机南下,岂不就成了南北两线作战了吗?
所以,最终他在麾下长史杨弘的力谏下清醒了过来,只能憋住心中的愤懑面对现实,任由这孙策脱离他的掌控,沉下心思好好地处理北边的败局。
但是现实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就在他打算妥协之时,曹操的使者带着诏书来到了江东。
诏书的内容很明确,一是拜孙策为会稽太守,二是令他起兵征讨袁术。
也就是说,现在不是袁术要不要去打孙策的问题,而是在曹操的谋划下,他袁术不得不面对被南北夹击的糟糕局面。
但这其实还不是最坏的结果。
孙策接到诏书后,就召开会议与大家商议。
长史张昭这时站了出来,他说道:
“袁术虽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不可轻敌。
不如遗书给曹操,劝他南征,我们为后应,如此两军相援,则袁术必败。
而且到那时候,事情即便万一有失,我们也可以及时请求曹操的救援。”
你看看,这是要将曹操也一并拉过来打袁术的节奏啊,袁术听到这样的建议估计要吐血吧。
但是不管袁术此时知不知道,知道了又是如何想,反正孙策觉得这样很好,于是他果断遣使向曹操表达了此意。
而等曹操收到了孙策的建议后,结合最近袁术乏粮劫掠陈留的情报,他也是跃跃欲试,想要乘虚攻下南郡。
这南郡可是好地方啊,这样的好地方谁不想了,而且一旦他拿下了南郡,就可以战略包围徐州,到那时,这徐州又能跑到哪里去呢?
曹操的心中这样盘算着。
对于这样的好事,他当然不会拒绝。
于是他果断兴兵南征,令曹仁守许都,自己则带着其余兵马向南郡扑去。
这一次曹操这边从征者有马步兵十七万,粮食辎重千余车。
但即便这样,他还是觉得可以更把稳些,于是他先派人知会孙策与刘备、吕布,与他们约定一并攻伐南郡。
而这时,韩暹、杨奉两人正陷入到劫难当中。
他们俩原本背刺了袁术之后,被吕布分派驻扎在沂都、琅琊两县。
可今年年景不好,这两个郡县根本就难以供养他们的军队,遇到这样的难题,他们也只能让军队四下就食。
这要是换做以前也就算了,毕竟都是朝廷的地方,这样做也是惯例。
但现在不同了,各个地方都是有诸侯管着的,你敢如此做,那不是吃了别人家的粮食了吗?这还能得了。
于是这片土地的管辖者出面了,刘备假借宴请的名义将韩暹、杨奉两人请到府衙,然后掷盏为号,关羽、张飞立刻冲出。
这种情况下,韩暹、杨奉哪里是对手,不一会功夫,客厅中就安静了下来。
不久后,关羽、张飞一人提了一个人头,也顾不得满身是血,各自领着人马朝着韩暹、杨奉的军营杀去。
这样有心算无心之下,韩暹、杨奉所部死伤无数,降者更多。
但这还不算完,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刘备并没有将韩暹、杨奉的头颅处理掉,而是拿着献给了曹操。
曹操看着这两个已经不怎么能够辨认的头颅,心里满是疑惑,对着刘备问道:
“此是何人首级?”
“此韩暹、杨奉之首级也。”
“何以得之?”
“吕布令二人权住沂都、琅琊两县。不意二人纵兵掠民,人人嗟怨。我将其哄骗至府上,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