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至元焚经和修道法的沉沦
不单单是《道德经》,其他道门典籍同样有这种遭遇。
当然。
最为致命的,还是历史上的“至元焚经”事件。
这对道门的传承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修道之术的沦落,很大一部分都得归咎于此!
什么叫“至元焚经”?
根据元史记载:
“在汉人则兴汉人之教,蒙古必兴蒙古之教,岂可使汉人的经书胜于蒙古?”这一的理论下,“凡有一字一书,见即烧毁,勿留人间。”
这是段很屈辱的历史。
这不仅是全真教的屈辱,是包括整个道教的屈辱。
这段焚烧道经的历史,史称“至元焚经”。
为防止各地转移隐匿。
元朝官员专门在元大都筑焚经台。
焚毁、收缴道教经典外,忽必烈派诸路僧官前往各地筑坟经台。
监督收缴道经焚烧和印板销毁经事宜。
全真教为接续道教正统倾一派之力,独立搜集编辑而成的、在永乐宫所藏7800卷的《玄都宝藏》也未能幸免。
宋德方、秦治安师徒,历十年艰辛付之一炬。
除此之外。
全国各大道教宫观珍藏的所有道书,包括与道教有关的诸子百家之书,亦被尽数焚毁。
说难听点的话。
即便是民间私下保留下来的少部分典籍,在后续的流传中也谬误颇多!
鬼知道中间夹带了多少人的私货与曲解呢!
… …
而丹方这玩意儿同样是一回事。
不单单是今人会疑古,古人一样会疑更古。
出于对前人节操的不确定性判断。
说不定原本正确的丹方,反而被后续那些修为低下的修士们给“改良”了。
譬如原版四君子汤中的人参换成更温和的党参就是很浅显的例子!
你总不能阻止修为低下的修士们追求大道吧?!
那丹方中自己承受不住的药材,必然会被一点一点的替代。
传到最后。
估摸着都变成了“老少咸宜”的通行版本了… …
这个时候还想靠这些面目全非的丹方修炼?
想屁吃呢… …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
善用附子、掀起剑走偏锋、用药刚猛的复古之风的火神派。
对道医而言,真真称的上是功德无量!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
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中医选择西医。
而中医已经沦落到只能接接调养身体、治疗慢性疾病的活儿了。
刮起复古风的火神派再一次沉沦了下去… …
… …
———————————————
抛除掉脑子里这些有的没的。
徐行重新把注意力拉回到破开丹的炼制当中。
不对。
现在这版不应该再叫破开丹了。
那是实打实的弱化版的“筑基丹”!
配合上镇元十全大补丸来使用的话,何尝不算完整版的筑基丹呢?
只是徐行越炼越迷茫。
在原本破开丹的基础之上,尝试着逐步往里添加砒霜、苦参、硫黄。
可真气耗了大半,所炼制成的丹药却是药性丝毫不见着涨!
凑近眼前一看就能发现。
丹药里的黑雾倒是浓郁了不少,这说明毒性确实变大了。
可这抹黑雾却是挤占的原本绿芒的位置。
完全不像十全大补丸一般,丝线分明!
这要是放在之前没炼出来十全大补丸时,徐行或许还会冒险磕一颗学学神农尝百草。
可有了十全大补丸的珠玉在前。
再看手里的半成品,那便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
更何况徐行眼睛又不瞎!
这尼玛光多出来毒性、真气的消耗量与丹香味不见涨的。
用脚想都知道磕了等于白磕嘛!
“奇了怪了都… …”
又尝试了几次之后,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徐行甚至尝试着用阴阳平衡的理论来反思炮制手法。
可这枚丹药用到的配伍,无一不是极阳极亢之药物。
还用个屁的阴阳理论来改良!
难道回到老路,再次把川乌、桂枝改回甘草、生姜?
那样阴阳倒是平衡了,药效也倒回去了。
毕竟平衡阴阳的办法只适合一些相对执中的丹药。
而“筑基丹”、“破开丹”,恰恰是改变体内真气的平衡,用以冲破经脉的枷锁。
所以炼制十全大补丸的路子,完全不适用!
“咋办呢…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徐行的心情又莫名其妙的烦躁了起来。
微微捏了捏兜里的“掌门令”,激发岸台法器的静心阵法。
这才把心中的焦躁压制下去。
“不急不急… …还是得从药理上分析问题。”
徐行暗暗告诫自己,越是急切越容易出错。
搁老伍头身旁晃悠了两圈。
又灌了几口茶水后,徐行回到位置上列出丹方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