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北宋官家 > 第章:中枢格局

第章:中枢格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依宋制,除了特定日子举行的大朝会以外,日常的朝会有三种,依重要程度分别是常朝,朔望朝和日朝。

常朝沿袭自唐,又叫大起居,五日一次。

虽然叫常朝,但是皇帝并不参加,而是由宰相或参知政事一人押班,群臣赴前殿行七拜之礼,属于纯粹的礼仪性质。

发展到后来,连宰执都往往不再参与押班。

朔望朝又叫入阁仪,每月初一,十五举行两次,皇帝坐前殿,宰相押班,所有京朝官皆需参与。

入阁仪的要求相对严格,偶尔也允许奏事,但多数情况下,是为了让百官朝见皇帝以及宣布重大命令所用。

最后便是日朝,也即是俗称的早朝,地点在崇德殿。

宋初的早朝每日举行,后来,随着赵恒身体逐渐多病,改为两天一次。

逢单日皇帝坐殿,双日则不坐,属于真正听政议政的场合。

能够参加早朝的官员较少,只有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审刑院这些衙门,许升殿奏事。

其他官员如有政事奏禀,需提前向中书门下请示,得到允许之后排定班次,方可上殿。

坐在宽大的御榻上,赵祯头戴长翅幞头,身着圆领宽袖绛纱袍,腰束玉带,端居上首。

依次往下,最前端仍然是宰相丁谓。

此刻,这位丁相公正面对着在场的一众大臣,拿出一份文书,张口读道。

“此皇太后手书,晓中书门下及枢密院……”

“近以先皇崩逝,举国哀丧,先皇以母子之爱,有异常伦,所以遗制之中,权令处分军国事,勉遵遗命,不敢固辞,然事体之间,宜从允当。”

“自今以后,中书、枢密院诸政事需进呈皇帝者,并许依常式文书付送入内印画,在内廷亦不妨与皇帝仔细看览商议。”

“或事有未便,即当与皇帝宣召中书枢密院详议,如中书,枢密院有事关机要,须至奏覆,即许请对,当与皇帝非时召对,即不必预定奏事日限……故兹示谕,咸使知悉。”

话音落下,赵祯便见到,底下众人的神色各不相同。

首先是王曾,他的脸上明显有些失望。

因为这份手书,实际上就是丁谓之前提出的方案。

和王曾脸色相同的,还有宰相冯拯,枢密副使张士逊。

显然,他们对这个结果,也不甚满意。

倒是参知政事任中正和枢密副使钱惟演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过,让赵祯有些意外的是。

虽然这二人面带笑意,可若仔细看去,便能发现,这抹笑容中,没有半点深达眼底。

这可就有意思了……

按照赵祯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如今的宰执大臣,相互之间关系极为复杂。

不过,若只论朝堂立场的话,大致可分为三股势力。

其中最强者,自然是丁谓一党,除了他自己以外,还包括任中正和钱惟演。

其次是冯拯和王曾,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二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交情。

甚至于,若论私交的话,王曾和钱惟演的交情更深厚。

他们二人联合,更多是因为同在中书,为了一同对抗跋扈霸道的丁谓而走到了一起。

之前的遗制争端,还有如今的理政流程分歧,王曾的背后,都有冯拯的暗中支持。

最后,便是枢密使曹利用和副使张士逊。

这二人也是多年同僚,其中,曹利用是朝中资历最老,也最受赵恒信重的大臣之一。

他算是如今武将当中地位最高的了,当初在宋辽战争之中,曾是坚定的主战一派。

后来战事不利,赵恒命人议和,曹利用作为使者之一,拒绝了辽使割地的要求。

虽然最终也没逃过岁币的命运,但是,其功绩也算是不低。

正因如此,他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几乎只有被罢相前的寇准可以相比,细论起来,就连丁谓也有所不及。

当然,依宋制,中书,枢府互不预闻,所以二者几乎也没什么冲突就是了。

和寇准不同的是,曹利用早早的就看出以后必是皇后主政。

所以,打从一开始,他就没有跟刘娥作过对,这也是他能在朝中安稳待到现在的原因。

至于张士逊,他的身份有些特殊。

此人本是东宫的属官……严格意义来说,如今的宰执团队,所有人之前都是东宫属官。

但不同的是,其他人都是当年寇准一事后才加的东宫官衔,不过是虚架子而已,和赵祯并没有什么情分。

只有张士逊,是当初赵祯被册封为太子时,便被拜为了太子宾客,始终在太子宫中的大臣。

按理来说,这样敏感的身份,他理应被寇准一案牵连,贬黜出京。

但幸而张士逊有一个好岳丈吕端,曾对赵恒有扶立之功。

当初,太宗皇帝驾崩,宫中有宦官勾结外臣,意图拥立楚王赵元佐,是时任宰相的吕端坚持不可,最终才使得赵恒顺利登基。

有这么一位靠山,再加上张士逊平素为人谨慎,始终和寇准等人保持距离,没有太密切的交情,这才逃过一劫。

当然,张士逊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