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变法初论
功劳也不可能是他本人的。
毕竟只知道沉迷种地的人,是不可能当上大官的。
而如果一个官员治下出了这等事,必然会被当成祥瑞进贡,顺带官员自己还能升上几级。
至于原本的培育者,顶多是被官员赏赐些钱财,他这个皇帝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赵祯不说话了,李放也放低了声调:“治国需要文人,这一点无可反驳,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各个阶层,各个职位的人共同参与其中。你们大宋就像是一个强壮的瘸子,文治虽盛,可因为瘸腿,所以始终无法前进半步。”
“人心难变啊!”
赵祯长叹一声,抬眼看向李放:“我虽能接受你的理论,但其余人定然不解,一人之人终究不如万人之心。”
对赵祯来说,李放说的他很容易就接受了。
国家是他的,靠文人治国,和靠武夫、匠人、农人治国,其实并无什么本质区别。
他要做的就是驭人而已。
只要对他有用,他可以用任何人。
而且臣属成分复杂了,对于上位者来说反而是好事,如此更能统筹各方,不怕下面拧成一股绳了。
只是北宋文风滋盛,士大夫的力量太强,赵祯也不敢贸然去改。
“所以就要慢慢来。”李放竖起一根手指来,“你今日改一点,明日再前进一步就会更容易。”
指了指屏幕上的农作物,李放问道:“扯虎皮,拉大旗,你难道不会吗?借口农桑之事,抬高几个农人的地位,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不是现成的吗?”
赵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李放还真给他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满朝臣子确实不好置喙此事,有了农人,日后再有匠人,倒也不算过分了。”
见他开窍了,李放则颇为振奋。
现在看来,他其实也不是没能力治国啊。
二人讨论着细节,赵祯再次提笔,将此事记了下来。
这回李放是真没什么建议了。
“你自己再揣摩揣摩吧,我去网上翻翻评论,看今晚去哪里下馆子。”
李放没建议了,但赵祯心中还有一个藏了许久的疑惑,趁此机会,他也想试着解决了。
“你觉得,这简体字在我大宋可否推行天下?”赵祯试着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