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蚕食西夏
使守城也需不时出城与敌作战。一来可提振城内士气,二来也可打乱敌军气势。”
“你看,人家都知道。”李放说道。
作为兵法大家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平常对这些也有所涉猎。
他继续说道:“我想先生的意思是,借助大宋国力的优势,不寻求大规模与西夏会战,而是以小股兵力在边境四处出击。若胜自然欣喜,若败也不至于天下震动。待堡垒修成,敌势已颓,再一举出兵,彻底歼灭敌军!”
“厉害啊。”李放不住的赞叹,“没想到你这个年纪,我才说了一点,你就能全部推导出来。”
李放是真心夸赞,果然不愧是未来的天皇大帝。
突厥和高句丽的灭亡,虽然有李世民的贞观遗泽在,但李治本人的努力也不应当被忽视。
治国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不能真的认为李治的成就,全是躺在李世民的功劳簿上完成的。
李治谦虚的拱手:“先生谬赞了。”
“原来是这样......”
赵祯表情有些复杂,看着李治,他心中思绪难明。
自己登基已经十年左右了,对于军政之事的看法,竟然还没李治一个少年看的透彻明白。
实在是让他汗颜。
“怎么样?你觉得如何?”李放用手在赵祯眼前晃了晃。
李治说完,赵祯就有些发呆,李放还以为他没听明白。
赵祯立刻回道:“行!就依此计!”
这计划既然在历史上经过验证,那就代表确实可行性很高,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很合赵祯的心意。
既然是要以小股兵力,四处出击,那相应的就不太会出现一个手握重兵的军头。
这样的话,就算练出了精兵,赵祯也不用太过担心。
“官家。”吕夷简此时迟疑着开了口。
看着他们几人商量的热火朝天,吕夷简十分不想给他们泼冷水,但有些话他又不可能不说。
赵祯看向吕夷简,见他表情有些犹豫。
“吕公有什么意见吗?”赵祯心底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果然,吕夷简没让他失望。
“官家,李郎君此策,老夫倒也听明白了。但请恕老夫直言,蚕食西北,耗费人力物力颇多,官家还要在国内变法,国库,国库实在是支撑不住啊。”
顶着赵祯的眼神,吕夷简还是硬着头皮说出了自己的谏言。
没办法,这是客观事实,就算自己知道了历史,也不能凭空变出钱粮来。
吕夷简见赵祯没说话,打起精神来继续补充道:“此蚕食之策,靡费颇多,若是一时倒还罢了,可要长久坚持下去,定然朝野沸腾,天下非议。”
“吕公,此乃我大宋强国之始,你此时却告诉朕国库没钱了?朕就不信了,满朝文武整日里说我大宋物阜民丰,难道都是骗朕的?”
赵祯十分不解。
自从得知靖康之事后,赵祯一直惶惶不安,如今眼瞅着计划周祥了,吕夷简又站出来泼冷水。
这时,赵祯不得不怀疑了,吕夷简到底是怎么想的。
看到君臣二人之间气氛有些紧张,李放赶紧站出来打圆场。
“你这话说的,我怕你下一句就来个‘先苦一苦百姓’了。”李放笑道。
“此言何意?”赵祯有些不理解。
李放解释道:“这是一部电视剧里的著名台词,日后有机会给你看看。”
随口解释了,李放看向了吕夷简:“若是我能解决钱粮问题呢?吕公可否全力支持此策?”
“那是自然。”吕夷简立刻回道,“若是为了大宋,老夫万死不辞,只是国库空虚,实在无计可施。难不成,李郎君还能变出钱财来?”
一个国家的战略政策,还是长期维持的策略,一个人恐怕负担不起来吧?
李放自信的回道:“我变不出钱来,但是我能变出粮食。西北苦寒之地,以粮食代替钱财想来也足够了吧?”
“若是有足够的粮饷,倒也不成问题,可是粮从何处而来?”吕夷简不明白了。
赵祯此时眼前一亮:“你之前说的那些种子!”
“没错!”李放点点头,“把那几个箱子搬来。”
今天他取回来的快递,除了无人机外,就是几箱种子了。
“这只是一部分,剩下的还在路上。有了这些,只要推广开来,相信短时间内,你大宋将再无饥荒!”
听了李放的豪言,吕夷简不禁发问:“这是什么种子?”
另一边的李治,早就迫不及待的拆开一个快递看了。
作为皇室子弟,对于良种的价值,他自然十分明白。
“玉......米?”
李放给几人分发了下去,然后简单给吕夷简讲述了下现代的粮食产量。
惊的吕夷简立刻高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郎君莫要哄骗老夫!若说现代粮食亩产,比之大宋多上许多,老夫倒是相信,可这竟然多出三倍还有余,甚至这所谓土豆......”
说着,吕夷简说不下去了,只是兀自摇着头,说什么也不相信。
知晓历史这事儿,虽说神奇,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