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登门拜访
政再到被杀这段时间内,王允一直是董卓这头的。
起码董卓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原因之一,自然是王允的表面功夫做的好,对董卓虚与委蛇,成功的骗过了董卓。
再一个原因,就是王允的出身了。
王允出身哪里?太原王氏。
此时自然没有五姓七望的说法,所以太原王氏虽然也是世家高门,可比起袁氏、杨氏这些顶级豪门来,还是差了一节的。
而且从地域上划分,王允是并州太原人,也就是关西士人。
这一点也为王允后来拉拢吕布埋下了伏笔,大家都是并州人,老乡啊!
当然这是后话了,说回上一个话题。
十八路诸侯讨董,又称什么?
关东联军!
曹操的《蒿里行》里是怎么说的?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注意到了吗?那是关东!
在董卓看来,我是凉州人,你是并州人,咱们都是不被这帮中原士族看重的边缘人物,自然更该抱团取暖。
所以入京之后,董卓便对王允大加拉拢。
而王允也成功的顺董卓的意思,表面加入了他。
在董卓迁都长安时,他对王允的信任到达了顶点:时董卓尚留洛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
而且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董卓又大肆册封,王允被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
没错,所谓的温侯吕布,一开始其实是温侯王允。
可一贯在战场上玩的董卓,哪里会知道,他觉得不可能背叛他的王允,从一开始就对他暗藏杀心。
虽然有关东、关西之争,可王允是什么人?那是士人!
董卓不过一个边地崛起的军头,如何能真正收拢士人之心?
况且自他入京之后,倒行逆施,所作所为更是人神共愤,王允更不可能真的依附于他了。
所以背地里,王允一直在筹谋铲除董卓的计划。
回想着这些查到的资料,李放走到了大门前。
门子主动迎了上来。
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作为大汉司徒的王允,权势比起宰相来也差不了多少,可他门前的门子,却显得彬彬有礼。
当然,这主要还是因为李放的打扮。
要真来个穷书生,他们就不会这么和善了。
“这位郎君有礼了。”门子主动行礼。
李放随意一拱手:“这里可是王司徒的府上?”
“正是,不知郎君是?”
“在下自外地远游而来,听闻司徒大名,特来登门拜会,望启通禀一声。”
门子打量了一番李放,看着模样相貌倒是个养尊处优的世家公子,可哪有这么办事的?
登门拜访王允的人自然有不少,可怎么着也要带点礼物吧?
他就这么空着手来了?
看看身后,李放身后也没什么下人跟着。
好在门子谨慎,光看李放这身衣服,也没敢口出恶语。
“这位郎君,倒是不巧了,朝政繁忙,家主此时还未归家,您可有名刺?小的帮您送上去,只是家主见不见您,小的就不敢保证了。”
作为大汉的司徒,虽然有董卓乱政,可跑来王允这儿走关系的人自然也不少。
人家也有一套标准的流程。
可这话就难住了李放,名刺他是肯定没有的,而且就算有,自己这没身份、没背景、没特长的三没人员,想想也知道,王允怎么可能主动见自己。
李放因此故作狂傲的说道:“名刺就不必了,只要你将这篇文章递上去,明日司徒自然会要见我的!”
不论如何,能流芳千古的一篇文章,来当敲门砖肯定是足够的。
又不是向王允求官,只是见他一面,想来王允应该不会拒绝。
可李放虽然有自信,但门子没有啊,他要是有鉴赏能力,也就不会只是一个门子了。
接过李放递来的纸张,他心中不屑,但面上还算恭敬:“这小的可就更不敢保证了。”
李放知道他不相信,不过好在他还有招数。
“给你的!”随手掏出一把五铢钱来,李放丢了过去。
待门子看清楚是什么后,笑容一下子变得真挚了许多。
他拍着胸脯保证:“小人一定给郎君送上去,包在小人身上了!”
“别!”李放拦了他一手,“只凭你,怕是将东西送不到司徒面前吧?”
门子尴尬的笑笑,想想也知道,一个守门的,他能有多大本领?
李放不紧不慢的又拿出一份五铢钱来:“进去帮我找个能管事的来,我要是能见到人,还有你的好处。”
“欸!郎君稍候!”门子应了一声,连忙转身跑了进去。
进去之前,还不忘让自己的同事伺候好李放。
另一个门子热情的迎上来:“您这边请,且在廊下暂歇。”
李放随手赏了些钱财,安稳的坐在那等人。
不一会儿,一阵脚步声传来,看衣着打扮就挺高级的一个人走了过来。
“尊驾有礼了!”来人表情有些激动,手上拿着李放的那篇《洛神赋》。
“此赋是尊驾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