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叔是刘邦 > 第93章 丁固后来为什么愿放跑刘邦?

第93章 丁固后来为什么愿放跑刘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既然来到薛城,刘信就想看看这个丁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后来的刘邦为何要恩将仇报地杀了他。

而且,这个丁固是季布的同母异父兄弟。如果能够通过他,再见到传说中“一诺千金”这个词语的原型人物季布,那对于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刘信来说,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如果再进一步,能够提前认识这个丁固和季布,凭借他们在薛城的影响力,去搭救被扣留的刘邦,那当然就再好不过。

显然,眼前这个矮胖粗壮的路人是知道丁固的。听刘信说要找的“丁公”就是“丁固”,路人道:“那你跟我来吧,我带你去见他!”

刘信便道过谢,跟着他走。

一路上,感觉到这薛城比沛县更加繁华,街道上人来人往。而且,许多人都戴着一种高高的帽子,很是奇特。

路人见刘信对这种帽子感兴趣,便鄙夷地解释道:“这些人都是装模作样罢了。按照礼制,只有读书人、士大夫才能够戴帽子,这些贱民只能戴头巾。

可是这些贱民偏偏要自高身份,弄一顶假帽子戴在自己头上,显示自己有身份,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刘信这才明白,原来戴这种帽子,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高人一等的身份。

作为孟尝君曾经的封地,薛城聚集了许多来自各地的奇人异士。他们虽然地位卑微,却自视甚高,用戴帽子来显示自己不同一般平民,就是他们自显身份的做法之一。

在等级森严的社会,这其实也是对社会等级的一种反抗,是一种自由不羁的风尚。

刘信还记得,史书上有记载,刘邦还没有发迹的时候,也喜欢戴一种用竹皮做的高帽,而且就是专门派人从薛城买的。后来由于刘邦当了皇帝,这种高帽就变成身份地位的象征,被称为“刘氏冠”。

看来,所谓的“刘氏冠”,就是从薛城这些人戴的帽子改制而来。刘邦后来喜欢戴这种帽子,无疑说明两件事:一件事是刘邦还是普通百姓时,曾经到过薛城;一件事就是当时地位低下的刘邦,对社会等级也很不满,所以要戴这种不正式的帽子以自高身份,表现对等级的蔑视和反抗。

脑中正想着这些历史之谜,只听那路人又问道:“这位小哥,可以问问你是怎么知道丁固的么?你找他又有什么事情?”

刘信回忆了一下,史书上记载,后来刘邦在逃亡时对丁固求情时,是说“两个贤者何必自相残杀”,由此可见,这个丁固很喜欢被人称为“贤者”,便道:“我听说丁固是个贤者,所以想拜访一下他!”

路人一听,霍然转过身来,眼睛盯着刘信,脸上满是欣喜:“真的么?你真的听人说,丁固是个贤者?”

好吧,在史书上看到的,也算是“听人说过”吧。刘信便点了点头,道:“自然。要不然我为什么要找他!”

路人顿时露出满脸喜不自禁的神色,一改之前凶狠冷漠的样子,哈哈哈地笑起来。笑了一阵,才努力掩着自己裂开的嘴,对刘信道:“我。。。。。。我就是丁固!”

这回轮到刘信讶然了。有这么巧的事情,自己随便找个路人打探丁固,结果这个路人就是丁固本人?

看出了刘信的惊讶,丁固顺手又拉住路边另一个戴着高帽的路人,对刘信道:“你问问他,我是不是丁固?在这薛城,不认识我丁固的人,可不多!”

那带着高帽的路人,本来对丁固视而不见。但现在被丁固拉住,却立即显得十分恭敬,对丁固行了一礼,然而又略带责备的对刘信道:“你这个后生,是第一次来薛城吧?居然连丁公也不认识么?”

刘信这才确认,眼前这个矮个粗壮、平平无奇的人,确实就是历史上那个放跑了刘邦、却又被刘邦杀死的最大枉死者丁固。

显而易见,由于听刘信说自己是“贤者”,这个丁固心花怒放,可见他对“贤者”这个称呼,非常重视。

难怪,后来他受项羽之命,追杀刘邦,刘邦仅仅是一句“贤者何必自相残杀”,就让他改变了主意,放弃天大的功劳不要,冒着被项羽杀头的危险,轻轻地就放过了刘邦!

那么,丁固为什么对“贤者”这个称呼如此入迷?

马上,刘信就猜出了答案。只听丁固忍不住地笑着,看上去简直有些魔怔,边笑边说:“人人都夸他,人人都夸我那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季布,说他是个信者,说话最信守承诺。

什么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难道我又比他差了?我又哪里不如他了?哼!总有一天,天下人都会知道我的贤明!”

刘信明白了:这个丁固,正在和他那个同母异父的哥哥季布较劲呢。

季布号称“千金一诺”,以重信守诺受到人们的称赞和景仰,声名远播。这个丁固明显是不服气,不想被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比下去,想要在名誉上超越自己的哥哥!

所以,他最喜欢听别人称赞他的品德贤明,叫他一声“贤者”,可以和他同母异父的哥哥相提并论、毫不逊色!

同母异父的兄弟之间,有时候更容易出现嫉妒、竞争心理。只是,在季布强大的名气声望之下,这个丁固心理上特别有压力,以致有些走极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