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壮哉!雄师!
现在看周后,刘信没有一个地方是不满意的。
这小子,办事厚道稳重,而且人还聪明。对于后世习惯于找官员题词写字的那一套,他几乎是无师自通。
请沛令或者萧何,来给好汉健身馆题写牌匾,这个主意,刘信倒也不是没有想过。
但是,现在听周后说,还有另外一个厉害的人,可以和沛令、萧何相比,这不免又让他产生了好奇。
“这个人,是才来到我们沛县的,如今就住在城郊。原来是一个老儒,饱读诗书,更写得一手好字!
我闲暇时去王婆的酒楼里喝点酒水,偶尔听人议论过,这位老儒的字,其实比沛令写的还好,甚至可以与当今的丞相李斯相比!
能与丞相写的字相比,那还不是比沛令写的字更加气派么?”
沛县这个地方,居然还有这样一号人物?
刘信仔细地检索残存的记忆,不记得沛县除了刘邦与萧何、王陵、周勃、曹参、夏侯婴、樊哙等这些牛人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厉害角色。
不!他突然想起来了: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可能?
这个老儒,就是刘邦的老师?
是的,刘邦是有老师的,而且是教他读书的那种老师。后世的史书上明确记载,刘邦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但三十岁以后,却又和卢绾一起,去上过学、读过书。
刘邦读书很晚,读的时间也不长,但却使得他成为秦末起义的群雄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人之一。
他的文化水平,高到他可以瞧不起一般的读书人,更高到他后来在教育自己的太子刘盈要认真读书时,敢于拿自己来做例子,吹嘘自己书还读得不错,一般的文书都能自己处理!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是后来一位诗人,写的讽刺秦始皇的书,意思是说秦始皇在历史上焚书坑儒,生怕读书人造反,但最厉害的两个造反英雄,刘邦和项羽,原来都是不读书的。
许多人读过这首诗,就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刘邦和项羽真的都不读书。
其实,项羽作为贵族子弟,年少的时候在学剑之外,也读过书。只不过,他不求甚解,读书缺乏耐心,所以没有读得太多而已。
至于刘邦,史书上更是明确记载:“及壮,俱学书。”壮就是男子三十岁的意思。也就是说,刘邦三十岁以后,和卢绾一起去读过书!
眼前的刘邦,确实大字不识。而且,正沉浸在失去初恋情人的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消极颓废。
但是,刘信知道,他迟早会去读书的。
那么,教刘邦读书的老师,会不会就是周后说的这个“老儒”?
要不要请这个老儒来给好汉健身馆题写店名牌匾,那还是其次的事情。作为一个业余的历史爱好者,刘信却想亲自去看看这个老儒,究竟会不会是刘邦的老师,他又能否在刘邦之前,就拜这个老儒为师。
如果,刘邦作为中阳里一个普通百姓子弟,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未来的大汉开国天子,这与他受到了这个老师的教导启发,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这个老儒,就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至少在学问上是非常高深的。刘信能够抢先拜他为师,那当然也不赖。
天色还早。周后带路,两人当即便出了沛县县城,往城郊而来。
他们没有走路,而是骑马。这个时代,马匹是非常昂贵的战略物资,但以刘信现在的财力,要买一两匹马,当然也不是什么难事。
“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出城门的时候,周后嘀咕了一声。细心的他,已经发现今天的城门防守,有些不对。
明显的,多派了人,比平时的防守力量,几乎增加了一倍。而且,守城的士兵不仅刀枪在手,戒备森严,对往来行人身份的盘查,也更加严格。
刘信自然也观察到了这一点。
不过,以他“杀蛟勇士”的名声,这守城的官兵,自然也都是知道的、敬仰的,并没有为难他,反而大开方便之门,只是象征性地问了一下情况,就让他带着周后出城门了。
他们出城门前,守门的小吏还好心提醒:“杀蛟勇士,今天城门会关得比较早。你们如果是今天还要回城,那就早一点!”
刘信感谢了他得好意,带着周后,从容出城。
尽管看到城门加强防守,显示今天城里会有大事发生。但看样子,这也应该不是要抓刺客,针对鲁勾践兄妹的。
只要不是鲁勾践兄妹暴露,官府要到刘信府上抓人,发生别的事情,静观其变就好了。
然而,走出城门不久,便又遇到非同寻常的事情。
秦兵!精锐中的精锐的秦兵!
这一次,队伍更加庞大,军容更加严整。当头居中的,是骑着高头大马、浑身黑甲利刃的骑兵。跟着行军的步兵,个个身材魁梧,气质威武,步伐整齐一致,踏在地上轰然有声。
远远望见,便让人感到一种浓重的杀气。
刘信和周后所骑乘的马,都躁动不安起来。周后在马上有些发抖,差点摔了下去。
刘信知道,那不是由于周后害怕,而是一种面对这种强大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