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古代:我在运河上做九品闸官 > 第85章 防弹衣

第85章 防弹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格崭新的棉甲外部为压实的棉絮,内侧用铆钉固定层层铁叶,穿起来轻便,是冷兵器史上仅有的一种防弹盔甲。  对老式火器的防御效果很好,而且穿戴舒适性较高,关节灵活度较高,可以说是盔甲发展的极致。  如果不偷工减料的话,这个棉甲的防御力其实相当不错。  此时,王小旗从村子里面扛来的半身甲,拉到30步的靶子上披挂完毕。  刘胜带领着家丁,先来一个极限射击,口令喊急了,那帮家丁们慌乱中有的人就把鸟铳的通条直接打了出去。  他顿时急红了眼,直接过去给了家丁屁股上一脚,然后破口大骂。  赵雄此时脸色是平静的走过去,拍了拍刘胜的肩膀,示意不要那么急躁。  说道:“放慢的节奏,重新再来过。”  接着进行射击,大操场的硝烟笼罩,每个人射了三枪,30步,准确率大概2到3成了,60步只有一成左右。  80步的靶子家丁们也放了三枪,赵雄拿起望远镜看了看,几十发铅弹就只有零散的几发打中了。  剩下的就天知道打到哪里去了。  最远处的80步木板上,有一颗铅弹打中了半身甲。  李格把棉甲和半身甲取了下来,送到赵雄跟前,赵雄仔细翻了翻棉甲。  发现在六十步的距离,有几发铅弹打中了靶子上的棉甲,但是对棉甲的伤害也不大。  有的铅弹不过是打破了表面的棉布射入硬邦邦的第一层棉片,铅弹就停止了运动,镶嵌在棉布里。  少部铅弹穿透棉甲的一层层棉片,但接下来被棉甲内嵌的铁叶拦住,棉甲防铅弹确实有用。  全金属制作的半身甲,在80步的距离下,打出了极大的凹印,好像给拳头捶了一样,但没有打穿。  赵雄认为,如果全金属的半身甲穿在人身上,要是中枪的话,没有棉布夹层缓冲的情况下,估计得打到吐血。  所以说,棉甲是冷兵器时代跨向热兵器时代的最后的甲胄是有原因的。  他看完以后扭头对赵小驴说道:“把我的防弹衣拿来,挂去30步的那个靶子,看看防弹的效果怎么样。”  防弹衣是赵雄在出口集装箱里面找到的。  集装箱里还有防爆毯,防割手套,防刺服等等。  赵雄现在为了身上就套了件防刺服,只是用军大衣遮起来,旁人无从知晓。  这件灰色的,508所生产的轻型复合防弹衣,级别和材质上Ⅲ级防护是在防弹衣的前后加两块300*250的陶瓷复合板。  复合板的厚度:18,重量:2.6k,外面罩着一层高性能无纬布。  不过保护部位多了上腹部的位置,所以其整体强度还是不错的。  于是乎,操场上又是几轮射击,此时挂在靶子上的KN复合防弹衣这是一件轻型防弹衣。  这一次30步之内,可能是家丁们手感好了,30发铅弹,足足有10颗打中了复合防弹衣。  不过508所的复合防弹衣确实牛,铅弹打中米黄色的防弹衣,连聚合橡胶都没有穿透,纷纷掉在地上。  李格和刘胜看着这件防弹衣的防弹效果,十分震惊,震惊完了以后,刘胜口水都流出来了。  不过他也知道,这件宝贝他也只能看看。  赵雄对三级防弹衣十分满意。  要是5级6级防弹衣,一般都有接近20公斤的重量,跟套个古代盔甲一样,行动受限制得不偿失。  三级轻型防弹衣,重量只有几斤重,穿在身上十分灵活,在大康朝就是武侠片中金蟾宝衣一样的宝贝。  但是对现在的火铳威力却在心里摇摇头。  除非他制造了后膛枪,使用了铜合金的子弹头,要不三级防弹衣就足够了。  赵雄说道:“过几日,我们要去枣庄镇送货,据左头前几日侦查分析,土匪流民还在枣庄镇附近活动,不可不防。  这样,我给你们一人一套防弹衣,你们好生保管,坏了我可不负责换啊!”  “啊!”  李格和刘胜听了就是一愣,随即狂喜。  他们立即拜倒在地,磕了一个响头。  赵雄的旁边站立的李格,自从几天前到了村子里,赵雄吃完晚饭后闲得无聊,就在大树下摆龙门阵。  赵雄评论历史上诸多战役,总是引经典句,信手拈来。  往往都在李格的耳边炸响,在他心目中,雄爷真的是兵法大家了。  至于他和那一帮家丁们,这几天对于雄爷的敬仰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现在赵雄又给了他防弹衣,作为武人,这防弹衣不亚于第2条命啊!  不由得他不激动,甚至心里有改换门庭,投靠到赵雄的想法。  跪在地上的刘胜心里嘀咕,今天这样错漏百出的火铳射击,爷居然没有发火,还赏了一件宝贝。  这要是三年前,自己挨顿揍都算轻的。  在家丁们羡慕的目光中,李格和刘胜站了起来。  站在后面的王铁柱看着这硝烟弥漫的场景,回头,嘟囔着对着看热闹的小乞丐说道:  “这火铳射击,还没有我们祖传的神臂弩射的威力大,射速又慢,又打不准。  怪不得几年前打湘匪,朝廷损兵折将!”  “湘匪是什么?”  站在一边一直没出声的童幼竹问道。  旁边的刘同勋,摇着扇子说道:“十几年前广西流窜至湘南的流民,在湘南以西那穷山僻壤里面占山为王。  朝廷屡次讨伐,因为地势险峻,都无功而返,一直拖到今天!”  赵雄也知道这股湘匪刚开始还不在意,直到最近,运河上来往的商人,尤其是湘鄂的商人,谈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