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皇的选择
大明新朝建立之后,新政三年,天地焕然一新。
这三年,吕皇夙兴夜寐,带着群臣兢兢业业地治理天下,整个华夏大地如同凋敝的枯木,焕发新生。
朝廷最先保障民生,鼓励农桑,让老百姓们将养殖种植都搞起来。
总之,先让物资丰富起来,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好。
通过户部,鼓励调动商人先行。还是之前平州那一套,优惠的政策下达之后,商人先行,让商人的活动带动内需,从而从正面和侧面刺激农户的积极性,从而盘活当地经济。
同时,吕皇让七工院予以配合,研究各种肥料,改良土壤的方法,以及各种科学种植养殖的方法,用以提高农作物还有家畜禽的产量。
然后就是加工,产品的加工,还有运输,运输又涉及到修路等等。反正就是从衣食住行去着手,让全民都参与到这个经济大循环里来。
三年的时间,大明在种植和养殖方面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老百姓的日子在渐渐变好。
这三年,因为各种权力利益纠葛,大明新朝朝堂上逐渐分为三个派系。
最初泰吕联盟抱团谋求生存空间的时候,是将吕德胜推到台前,吕颂梨在暗处辅佐,吕家主政秦家主军的双线格局。
在此期间,秦吕联盟通过吕颂梨的谋划,不断地吸纳各式人才。
在平刚举事之后,吕颂梨走上台前主政。
随着平州的发展,秦吕联盟逐渐引入如同薛诩郭翀等名仕势力和岳澍孙明等名将势力。
平州的权力架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了在政务上,名仕为主,吕家为辅;军事上,秦家为主,其他名将制衡的一个局面。
但是大明新朝建立之后,经过三年的发展,因为权力利益人事的变动,最初的格局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如今大明新朝三大派第分别是:以秦家为首的武将势力;吕家以及中期加入的名仕势力;最后加入的世家和大黎旧臣势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方势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终于,在天熹三年年底,上计核算期间,矛盾爆发了。
面对来年依旧庞大的军费支出,户部尚书还没什么,薛诩这个吏部尚书就有点受不了了,提议裁军,减少军费方面的支出。
他这个提议可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大明新朝的建立,军队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现在天下承平,无仗可打之后,他是建议吕皇卸磨杀驴吗?
况且在吕皇秦帝登基之初,就借着犒赏三军的名义裁过一次军了。当时吕皇把军队里的老弱病残放归张乡里,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现在军队只剩下青壮了,还裁军的话,就裁到大腿根啦。
这薛诩自然不能认的。他只说,现在新朝初建,整个大明境内,都被大军给犁了一遍,安定得很。现在朝廷养着这么多将士,也很吃力,倒不如裁掉一部分,减轻国家的负担,然后朝廷也有更多的钱更好地去发展经济。
双方各持己见,朝堂上顿时吵翻了天。
面对菜市场一样热闹的朝堂,吕颂梨知道他们现在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她干脆让他们吵一架,然后就退朝,改日再议。
薛诩因为被同僚拉着说了一会话,回到薛府的时候稍晚了些。
他回到的时候,意外地看到冼风也在,“你怎么来了?”
冼风只道,“二叔,早朝的事我听说了。”
薛诩摆摆手,“不用担心我。”
“好吧。”冼风对于二叔的所作所为,是一点也不意外。
犹记得天熹元年八月初三,也就是分封功臣当日,他和张橙陪着酋长在殿外静候着。
说实话,二叔被封安南侯以及任命吏部尚书的消息传出,当时酋长长吁了一口气的。
他知道,当时酋长的一颗心终于落到了实处。
二叔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并有了爵位。
万户侯啊!自此他们俚族便有了封地!
他当时心中也很忐忑,俚族一向都被视为蛮夷,不被待见。
二叔之前努力地帮助南地六大世家之一的陈家,就是为了给俚族谋一个容身之地。
很可惜,陈家他背信弃义不守承诺啊!
当时,同样到了吕皇兑现承诺的关键时刻,他们也好怕吕皇翻脸不认账,甚至卸磨杀驴。
万幸,他们担心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二叔以及他们俚族都得到了一个好的回报以及好的结果。
故而,二叔以及他们俚族对吕皇是忠心耿耿的。
所以二叔今天在朝堂上有那样的提议,他是一点也不意外。
“对了,二叔,嵇伯父来了。”冼风突然想起这事,提醒道。
但他的提醒有点晚了,薛诩已经看到好友气势汹汹地找过来了。
“早朝的时候,你和吕皇说那个干嘛?”嵇无银真是被他气死。
这两日,他身体不适,就告了个病假,他没想到,他刚不上朝,薛诩这老东西就给他惹出那么大一个麻烦。
明眼人谁不知道大明在军费这一块支出庞大啊?但这个问题涉及当初一起打天下的秦吕集团,涉及到老人,谁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