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br> 万万没想到,那些家伙居然办事不利,漏了一条小鱼,给他带来如此大的麻烦。 周氏听了随侍的话,倒是眼前一亮,显然有些心动。 灵韵心知不妙,不能让周氏被人哄骗住。 立刻问道:“既然兵部并不能认定周家一家人有罪,为何还将其关在兵部大牢?纵使小女子读书少,也知道这事情应该是大理寺或者是刑部,兵部出手抓良民应当越了职权。” 不给随侍反驳的机会,灵韵补充道。“尚书曰:罪疑为轻,功疑为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看着底下百姓迷茫的表情,灵韵解释。 “尚书有言,罪行的轻重有疑问时,要从轻发落,功劳的大小有疑惑时,要可从重行赏,处理两可的疑难案件时,宁可偏宽不依常法,也不能错杀无辜。” “没有证据表示周家是西南的间人,就是无罪,既然无罪,又何必把他们关押在兵部大牢?” 灵韵能说出这些话,还要感谢荀夫子的谆谆教导,前些天,他们的学堂正好讲到《尚书·大禹谟》。 这话一出口,底下百姓一阵阵叫好。 吴敬松身边仆人被说的哑口无言,再也说不出反对之语。 吴敬松更是被怼的浑身发抖。 意味不明的说了句:“好胆色,教养不凡,不知府上何处?” 灵韵飘飘然行了一个礼:“大人为何关心小女子的姓氏,莫不是想逼迫家父母,使我屈服?” 面对灵韵的诡辩,吴敬松不敢再回话,转而看向上首快被人遗忘的主审官刘大人。 “刘大人,你该你如何看?” 刘大人就是再屈从于上官的威严,一看底下群情激昂的百姓,与明显合理合法的灵韵, 擦了擦头上不明显的冷汗,心中有了计较,回复道:“下,啊,本官觉得你们两个人说的各有道理。” 吴敬松听了,面上不禁得意,心里想着待走出衙门,定然要灵韵与周氏好看,再不去关注灵韵。 谁知刘大人接着说道:“小官只是京兆尹小小的一个官员无法做出决断,在下来看此事应当移交大理寺再审为好。” 刘大人接着顶着吴敬松的怒视,拍下膛目。 “本案将不久之后移交大理寺审理,民女周氏因为是本案的发起人,受到京兆尹的保护,暂时便住在京兆尹府后院。” 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能够移交大理寺。 大理寺所查都是命案和大案。 这位刘大人心中早就有了偏向,移交大理寺是因为他一介小小的五品官员无法处置朝廷三品官员。 移交的同时,他亦会把他心中的判断上书呈给他的上级大理寺,作为辅助意见。 这是他冒着丢官风险做出来的决定。 “退堂。” 刘大人说完,转身离开,一点也不给吴敬松冲他发火的机会,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 周围百姓还未曾散去,就被吴敬松仆人驱赶。 但衙内几名差役死死的盯着吴敬松,并将周氏护在身边,让吴敬松无从下手。 吴敬松就站在那里盯着灵韵,那时候很多的眼睛仿佛在说,你难道能一辈子待在官邸吗?转身离去。 在吴敬松眼里,灵韵可比周氏更可恶。 灵韵心想我还能怕你,根本不像吴敬松想的一样躲在官邸。 灵韵一出大堂,就看到站在附近的宋辞。 与平日一本正经的模样大相径庭,身上的官服皱巴巴的,脸上的汗水清晰可见,无一不说明这位一向恨不得离人二尺远的宋公子,刚刚在人群中经历了怎样一番拥挤。 看见他这个样子,灵韵噗呲一声就笑了出来。 一时之间,笑得花枝乱颤。 宋辞最开始还很疑惑,灵韵在笑什么,但透过灵韵包含水润的眼睛,他看到了自己现在的模样,一时窘迫。 “匆匆赶来,见江姑娘见笑了。” 灵韵的嘴角还是无法受控的扬了起来:“宋大人此刻瞧着竟顺眼了许多。” 宋辞一脸无奈:“原来,小姐之前已经看我不顺眼吗?不知在下哪里惹了小姐不快?” 刚经历了一场胜利,灵韵的小性子不可避免地暴露了出来。 十分不淑女,眼皮上翻,白了宋辞一眼。 这与往常完全不同的姿态,让宋辞心神摇曳。 ——之前灵韵在大堂上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 两人之间气氛更正好,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