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是九秋来(3)
颜巽离独坐在上官晴滟的玉像前,拿出带上来的酒,与万壑松声相和,独自饮了起来。 年轻时,他是千杯不醉。 后来,他身份尊贵,无人再敢灌他酒了。 现在,他唯独在她面前,只喝了半坛酒,就有了七八分醉意,此时山风呼啸,万壑松涛,冷清的月光下,他高大威猛的身影摇摇晃晃,玉山倾倒。 他醉了,抬头,望着她,眼神迷离,轻声呢喃道:“晴滟,今日是你的生辰。呵呵……算起来,我们认识都已经有三十年了。” “你还记得吗?咱们初次相见的时候。五岁那年,你扮成个小子,来我家给太爷爷贺寿。那时,我那些大哥哥们都欺负我是个没爹的野种,正出气揍我,你瞧见了,冲了前面,挡住我,硬气说,以后我就是你小弟,要欺负我,先得问问你答不答应。” “我的那些哥哥只当你是跟来的小厮,哈哈大笑,都往你身上丢泥巴,啐吐沫。直到跟着你来的嬷嬷大叫了起来,他们才发现,原来你就是上官氏最尊贵的嫡女,登时吓得赶紧逃走了。” “晴滟,你知道吗?我的那些哥哥们,当天被太爷爷拎着棍子狠狠揍了一顿,还罚他们三天不许吃饭,还要脱光了衣裳,背上荆条给你请罪去。哈哈哈,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我的那几个大哥哥吃瘪。” 颜巽离放声大笑起来,一如当初那个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小子,快活,肆意,勇往直前地活着。 可是笑到最后,他已经长了皱纹的眼角竟有几分酸涩,却是冷泪盈眶。 无论他说什么,无论如何回忆当初,已是物是人非,阴阳两隔。 他就算是立刻死了,也无法和大哥沈承影那般,和她并肩携手而立。 他早已泪珠盈眶,这时再也忍耐不住,眼泪扑簌簌的滚下衣衫,又强笑道:“晴滟,你永远那么年轻。可是,过了这么多年,我却两鬓都生了白发。想来再过不了多久,我就变成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头子了。” 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 他独饮,她不语。 一坛酒见底,他的眼神愈发迷离,意气风发褪去,只剩下形单影只的凄楚苦寂,他抬起头,痴痴地望着上官晴滟的玉像,低声说道:“明明,是我先认识的你……可是你最后却选择了大哥……”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他长啸一声,龙吟般的啸声直上天际。 可是在这空无一人的翠微山,满山谷只回荡着他的声音,除了万壑的松声,再无回应。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直到现在,你都没有告诉我为什么……” 他的声调由最开始的激动,逐渐变得冷却,像是孤魂野鬼一般,在山巅之上的夜风呜呜幽咽。 她生前没有告诉他答案,更何况她已是香消玉殒,已在九泉之下。 他永远等不到她的答案。 …… 不知不觉,天已熹微,山巅上金光四射,旭日初升。 颜巽离喝醉了,又吹了一夜的山风,饶是他素来精壮,却因伤心,感染风寒,头昏沉沉的。 “原来你在这里。” 忽然之间,山巅上传来一个声音。 颜巽离回首一看,却见万丈金光之中,有一个身影,无论面容还是身段,都和那上官晴滟的玉像有七八分相似,他瞳孔骤缩,心跳似乎漏了一拍,待那人走进,仔细看来,却是上官晴滟的嫡亲姐姐,当今的太后娘娘,上官晴潋。 颜巽离眼中的愁苦和痴情尽都散去,又恢复了那个冷静自持的摄政王。 “宫中不见摄政王,直乱了一个晚上。哀家想着你前一日上山去,只当早下来了,却是一直在这里。”上官太后说道,“来人,你们几个,且扶摄政王下山歇息。” 颜巽离站了起来,身形略略不稳,却酒意尽褪,冷冷道:“无需太后费心,本王还清醒着呢。” 他拂去了衣襟上的芍药花瓣,大步流星,正欲下山去。 上官太后却出声说道:“呵,听说摄政王昨儿个已经向哀家的娘家上官氏下了聘礼,哀家今日才知晓,这里向摄政王道喜了,只是,哀家不知,摄政王却向哀家的娘家下了聘礼,却未说明到底要迎娶的是我哪一位侄女,哀家不知这是何意?” 颜巽离讥笑一声,丝毫不在乎地说道:“太后娘娘共有三个嫡亲侄女,四个旁系侄女,本王想娶哪个,就娶哪个。再者说,本王若是都娶了,又有何不可?” 此话,极尽嘲讽,简直是不把京兆上官氏放在眼里。 上官太后面色一冷,却也不能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