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北地陈洲,争端之地。百余年间,受南凉和北燕交替管辖。 元嘉十一年,北燕浑图王大举进攻陈洲洪城。洪城守将姜世吉率军顽抗,举家赴难。 洪城失守,陈洲陷落。 北燕大军进驻洪城,南凉先帝竟听之任之。 太傅讲学,曾简略提及洪城案。 彼时,李书音年幼,在其观念中,南凉将士英勇善战、南凉君主英明神武,何以畏惧北燕? 下学后,直奔御书房追问。 先帝只道,看似容易做事难。待阿音及笄之年,皇爷爷再与你细说。 及笄时,先帝早已薨逝。 岁月飞逝,洪城案逐渐湮没无闻。 今日,若非魏溪亭说起,她都忘了。 “皇爷爷临终还在懊悔,说,洪城陷落,对不住姜家。他命皇伯伯发誓,待时机成熟,收回洪城。 涉及疆土纷争,常常兵戈铁马;北燕竟然同意坐下来谈。 你们如何做到的?真厉害!” 李书音毫不掩饰欢喜和崇拜,几乎把眼前人当作神明。 她太热情,灼得魏溪亭面颊泛红,不好意思地低头浅笑。 “按理说,姜氏满门为国尽忠,即便再无后人,也应追封嘉奖,以示敬重。 可陈洲陷落之后,无论坊间亦或朝堂,几乎无人再提洪城。” 说着,吸溜一下鼻子。 魏溪亭关心地问:“冷着了?” 她摆摆手,继续道:“我曾偶然间听到长兄和太傅辩论,说,姜氏合族英烈含冤而亡,南凉有愧于他们,该当为姜家正名。他因此被太傅责罚,不准再议。” 这位长兄,即青山君长子、前太子殿下李司沛。其人德才兼备,按既定路线将来必成一代明君。 可惜,天妒英才,于承德二年病逝。 青山君后继无人,晋王李少霖在承德三年中秋发动宫变,入主中都。史称‘中秋宴之变’。 再次提到洪城案,勾起她对此事的诸多疑惑。 “魏书,你是否知晓洪城案的隐情?” 愿与她坦诚相待,但比起知无不言,他更在意李书音安危。洪城案牵扯太广,眼下还未到可以全盘托出的地步。 “你相信我吗?” “当然。” “洪城案历经三朝,未能昭雪,其中复杂,非你我能涉足。 我知道一些隐情,但在陛下授意之前,不能透露只言片语。 至多能讲,收复陈洲,是替洪城姜家翻案正名的第一步。 所以,明天的谈判,尤为重要。” 以前,有青山君嫡长子李司沛;如今,有新帝唯一的嫡子李司冲。 她无论多受尊敬多受宠爱,都捱不过女子身份束缚。有些事,她不能染指。 李书音点头,表示理解。 雪越下越大,前方道路越来越看不清。 独在异乡,每每向南眺望,总难以抑制思乡之情。念故里,念亲朋好友,念魏卿…… 听闻他作为使团副使来了北燕,她惊喜之余,就只剩一个念头——见他! 风雪兼程,昼夜疾驰,于主帐会面,她依然感到恍惚。 一别数月,魏溪亭不像从前那样拘束,话多了。 主帐近在眼前,两人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 “你那个梦里,我是怎样的结局?” 执伞之人手微颤,难以置信地凝视身边的姑娘。 她却只看伞檐下的雪景,神态自若,似乎并不在意结果。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听后,她轻飘飘地笑了笑:“以前我会那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今我想得通透,活着,才有选择。” “嗯。” 远方,一道身影打马疾驰,直奔主帐。 “延之?”魏溪亭满腹疑云,眉心微皱,“我们快回去吧。” 正月初,苏农延兄妹返回故乡,走得很急,甚至没顾上和她道别。 具体原因,北燕太后三缄其口,她便不再追问别人家事。 三月,苏农延孤身来牙帐,李书音权当他代表苏农部来祝贺浑图可汗高寿。 几人见了面,热情寒暄罢,魏溪亭和苏农延便一起出门,往议事帐走。 翻过山坡,苏农延直接切入主题。 “溪亭,帮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