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孙权鲁肃再图它谋
江东与刘备沉晨不死不休? 听到这句话,本就已经心力憔悴的鲁肃十分着急。 但他又知道孙权是在盛怒之下失去了理智,所以不得不耐心劝道:“吴侯,还请听我一言。” 孙权双目泛红,一拳砸在了身前的桌桉上,扭过头去,眼里已经是闪烁着泪花。 鲁肃说道:“吴侯,此战非公瑾之罪也,也非我们谋划不得当,乃是天意如此。还有不说东南风,便是那江夏水师的船只,吴侯也是看过的。” “难道天要亡我们江东?” 孙权眼含热泪,悲愤欲绝,那江夏水师的船只他看过了,竟是巧夺天工般采取了脚踏驱动,在船只左右两侧以及后方增加了车轮和螺旋桨,加上顺风顺水,速度奇快,令周瑜没有反应过来。 最重要的是,谁能想到江夏水师有这么多钢铁,居然能够打造出那么多用于捆绑车轮、螺旋桨、脚踏链的铁器,以至于让江东水师的进攻功败垂成。 只是孙权不知道的是,大时代背景下不缺巧夺天工的人,桨轮船不一定是在唐朝之后发明,只是因为唐朝出现了灌钢法,钢铁产量飙升,因此解决了隋唐以前急缺的钢铁,从而完成了技术革新。 另外也正是桨轮船的出现,让原本需要大量人力划船的船舱不需要那么多划船位,节省了一定的空间,使得原本历史上只能载二三百人的艨艟斗舰载得更多。 这也是为什么周瑜只抢了沉晨三分之二的船只,再加上程普以及朱然保下来的那些船,却能够带着三万左右的人马撤回去的原因。 鲁肃沉声道:“天时地利人和,天不遂人愿,但人强胜天。只是公瑾虽强,沉晨亦不弱而已。所以此战既然已成事实,吴侯就不应该丧失理智,盲目出兵报仇,而应该卧薪尝胆,如勾践般忍辱负重,先恢复江东实力,再伺机而动,以图它时。” 孙权慢慢冷静下来,他历史上就是个能屈能伸的人,《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就是:“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因此愤怒过后,自然也该恢复理智,听从鲁肃的明智建议。 他满含热泪地说道:“如今公瑾已经走了,我身边就只剩下子敬了,还请子敬教我,我该如何才能守住父兄留下来的江东基业。” 鲁肃说道:“自然是与刘备求和。” 他继续道:“我们当初起兵,是以讨伐黄祖,为乌程侯报仇的名义攻打江夏水师,并未与刘备交恶,眼下刘备虽然与曹操在南阳对峙,然沉晨此刻必然北上襄助于他,曹操主力没有南下,退兵在即,到时候刘备得了整个荆州,实力强大,我们就在邻侧,若是交恶的话,恐为其所害。” 孙权握紧了手,没有说话。 鲁肃又说道:“而且我们虽然遭受重创,可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趁着现在曹操还未退兵,刘琮也未被刘备歼灭,趁机要求刘备兑现承诺,找他借荆南,打交州!” “借荆南,打交州?” 孙权诧异。 “不错,当初刘备与我们结盟,答应将交州赠与给我们,如今交州却为吴巨、士燮等流占据,自然要兴兵讨之。” 鲁肃点点头道:“然从江东无法出兵交州,便要借荆南诸郡为根基,以方便运输粮草,从湘水南下击之。此时我们虽被打败,但刘备也在夺取荆州的关键时刻,为避免陷入三面作战,他应该会答应。” 鲁肃又道:“一旦借到荆南,便借荆南土地人口壮大自身,再训练士卒,厉兵秣马,等待何时的时机,北连曹操,西连张鲁刘章,自荆南与江东同时出兵,共击刘备,未来也许还有余地。” 孙权眯起眼睛,摸着下颌已经长出来的胡须,细细思索。 鲁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当初缔结盟约的时候,孙权是和刘备结盟,而不是和刘琦结盟。 现在荆州内部势力有三股,刘备、刘琦、刘琮,三刘争夺荆州。并且刘备和刘琦还是联合状态,只是在孙权等人看来,消灭刘琮之后,刘琦应该不是刘备对手,荆州必然被刘备所得。 所以最早的时候,他们在缔结的盟约当中就提前设坑,既只与刘备结盟,答应在刘备与蔡冒决战之前,不攻打江夏。 实际上他当时也很难攻打江夏,毕竟江夏水师一直在防备着他们。 因而干脆做个顺水人情。 事后想着如果刘备和蔡冒拼个两败俱伤,并且驻扎于江夏的江夏水师也行动了,被蔡冒的长江水师牵制了的话,他们就能够以攻打黄祖,为孙坚报仇为名,趁机偷了江夏水师,削弱荆州的实力,同时联合曹操,瓜分荆州。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蔡冒眨眼间就没了,想象中的两败俱伤根本没有出现,直接就被人家数路大军联合行动,一起给歼灭掉,以至于江东失去了最佳进场的时机。 但后来不想入场也不行了,毕竟他们不来的话,那么曹操也不会来,刘琮抵挡不住,刘备得到一个完整的荆州,将会非常可怕。 因此孙权立即以报父仇为名,进攻江夏水师,在他想来,至少也要把江夏水师给处理掉。 而曹操牵制住刘备,这样荆州势力就变成了五股。 这样一来,按照孙权的设想,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曹操击败了刘备,得到南阳,周瑜击败了江夏水师,再吞并刘琮,把除南阳以外的荆州全得在手里。 虽然南阳丢了,可只要有扬州和荆州的底蕴,趁着曹操还在收复北方之际,未尝不能将来把南阳夺回来。 甚至孙权还幻想过,如果等美梦成真,等得到荆州之后,就立即进攻川蜀,把整个南方握在手里,然后出兵夺回南阳和淮南地区,北上一统天下,成就一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