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池因于泽
“愿君收视观三庭,勿与嘉谷生蝗螟。火然文a`”【芙蓉城】 “他很美,是吧?”那人惊鸿掠过水面似得匆匆离去之后,贾诩对犹在目视对方背影的周瑜说道,眼中少有的带着些揶揄的神情:“凉州羌汉杂居,地通西域,不同你们江淮、江东的人生来就纤细俊秀。凉州人无论羌汉、相貌多生得端正雄伟,体格壮大,难得会有一个像他这样‘俊美’的男子。” 周瑜淡淡的收回了目光,语气从容平静:“但也是个不慕名利的奇人,有古任侠之风。” “是啊,不然他也不会单凭一句话,就从武威一路护送我到陇西了。”贾诩目光闪烁了一下,悠悠说道:“许多人初次见他,都误以为是女子,这对于慷慨自重的凉州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若有人敢以此轻佻不端,他必会拔剑杀人雪耻,公瑾适才就应对的很好。” 贾诩用一种长辈对晚辈的语气跟周瑜说着,周瑜并未有觉得任何怪异,反倒很是自然的接口说道:“贾公谬赞了,为美色所惑者,皆是心志不坚之辈。瑜虽然鲁钝,但也不至于此。” “放眼天下,也难得再寻出公瑾这般的年轻俊彦。不光是待人接物、心志品性;还是上阵杀敌、担负大事,都远胜同侪数倍。”贾诩缓缓说道。 周瑜心中一动,他隐隐约约能猜出来自己这回前往罕,很大程度上应有贾诩的举荐,只是贾诩又如何知道他们到罕的时候,韩遂会下令攻城、宋建会恰好逃跑跟自己一头撞上呢?这种对蛛丝马迹的分析以及对人心的洞察能力、对局势的预测推断,纵然是周瑜也是自愧不如。 因为水衡都尉周忠的关系,周瑜很受荀氏等在朝的一批颍川士人们的青睐,连带着这次来西凉都有刺史钟繇对他颇多关照。对于朝中错综复杂的诸多派系,周瑜或多或少的都清楚一些,当初在渭河边与皇帝单独交谈之后,皇帝更是直接将其拉入了自己的阵营,并给了他这一次镀金的机会。 他当初在渭河只凭几句话便投于皇帝的门庭,皇帝作为人主自然不会轻信,总会让他做一些只有亲信才能做的事情当做投名状。而周瑜自来了雍凉以后,所领受的任务都是为了朝廷,并无什么异处。如今雍凉事务眼见就要告一段落,自己究竟是否通过了皇帝的‘观察’,看来还得从贾诩的态度着手。 于是周瑜谨慎的答道:“这还得多谢贾公抬举,给了在下一个机会。” “我不过是为你升起了帆,这船能行多远,关键还要看天给多大的风。”贾诩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意图,他看着眼前年正少壮、英姿焕发的年轻人,神色忽然有些复杂了起来。 此人既有自己与荀攸多方倾力抬举、结交,又早已简在帝心、宠命优渥,其自身本就聪睿勇武、年轻英俊,这样的人,说是天之骄子也不为过吧。 “嗯?”周瑜心里一突,难道自己已经在不经意间达到了皇帝的预期?可是由自己斩杀宋建,赚取封侯,对皇帝、对贾诩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此时天际忽然传来一阵‘嗡嗡’的噪声,就像是夏夜在耳边盘旋低鸣的蚊虫,但夏日的蚊虫远没有现在这个声音密集。贾诩扭过头去看向西方,动作自然的像是要看西边即将落下的夕阳:“在罕的时候你应该就注意到了吧?” 他低声问向周瑜,而周瑜也是极为认真的答说道:“在罕东南、也就是此地西北处,我就听到过这种声音,只是忙着与韩遂寒暄,一时失于觉察。待回过神来时,耳畔却已听不见这个声音了。” 此刻尚未日落,太阳悬在西边群山之上,而在那淡黄的天际与苍茫的群山之间,忽然升出一团轻飘飘的黑气。像是山脚下有乡村聚落的人正烧火做饭、炊烟袅袅;又像是当年防范羌胡的边塞烽燧、狼烟冲天;更像是一团移动速度极快的乌云,黑沉沉的、密密麻麻的在瞬间遮蔽半边天空,可此时却没有丝毫起风下雨的意思。 “蝗初生如粟米,数日便大如蚊蝇,能跳跃群行,又数日能群起而飞,越州连郡,无所不啮。”贾诩这时已经开始拨马往回走了,周瑜见状,也跟着准备返身回营,不远处的辕门底下已有一票骑兵奉张济的军令赶来接应。这些在平日里总是威武悍勇的汉子,此时皆是神色慌张,显然也是发现了天边的蝗群。 周瑜闻言,一边策马一边看向远处似乎离他越来越近的黑云,问道:“可我记得朝廷屡发诏旨,要百姓搜捕蝗卵,杀虫于卵中,为何此时还有蝗群?” 当初他可是屡次跟随皇帝微服于城郊畎亩之中,曾亲眼见过皇帝对赵温等人下达灭蝗、捕蝗的决策,深知皇帝的决心之重,要趁着当时的蝗虫尚未彻底孵化,防患于未然。 可如今为何还是人力敌不过天命? “我在武威守孝的时候,与田间老农常有往来,这蝗虫分春、夏两种。三四月间的蝗虫是为春蝗,由土中而生,四月以后的蝗虫则是‘初蝗’。只要第一回不能全然防下,夏蝗依然会蔽日盈地,何况搜捕蝗虫的是在关中,陇西这一块,却属政令不达之地,所以才使蝗虫乘势复起。”贾诩在马上轻声说道。 此时两人已经越过辕门,返回了军营,营中此时一片嘈杂,就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忙乱。张济已经吩咐各级军官带士卒进营帐躲避、安抚军心;又分出部分人手将粮草掩藏看护起来。虽然张济不善谋略,却在治军上是一把好手,再加上有姜、丘兴等人在一旁襄助,很快就将闹哄哄的场面控制了下来。 未过多时,李参在城中派了主簿过来,说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