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幺初险献调包计
利’,就是需要我们给她一个进宫的条件。光长相一样还不够,仪态、举止也要一样好,公主自小在宫里长大,礼仪规矩自然没的说,可你也看到了,小柳无依无靠,活命都难,哪里能够学这些东西。” 她叹了口气:“唉,可这最难的,就是''''人和’了。其一,我绝不能强迫这姑娘嫁过去,她本不属于这里,是我硬生生将她卷了进来。如果她不愿意,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免谈。” “如果小柳愿意代替公主去和亲,自然是好的,接下来,就要带她进宫,用最后三个月时间,把她从内到外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公主。这只是第一道槛。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让陛下同意这件事。但陛下......” 林幺初没说下去,她当然知道,一旦假公主被发现,按照努尔哈的作风,绝对要起兵造反的。 皇帝自登基以来,遇事总保全大局,这是好的,至少没有那么多大的改动,也不会出现难以掌控的局面。但是这同时也助长了大堼因循保守的风气。 开国十六年,国内各方面的制度基本上没有过变动,有些贪官因此碌碌无为,安于现状,靠吃老本拿朝廷的死俸禄,甚至有些整日把自己供在高台上,与下面自己管着的百姓“老死不相往来”。 官不见民,谈何“民官”? “陛下这边,我去试试。你说的''''东风’,是什么?” 林幺初未免有些愣住。 这么冒险的计划,他只轻飘飘来了句“我去试试”。 “东风,是张丞相。如果有他的帮助,陛下那边会好说很多。” “好,夫人很聪明,想的很周全。可你为何不亲自进宫一趟?” “我,算了吧,还不是时候。在家当个''''无事佛’也挺自在的,我很享受。” 可她又有些担心了。 “景南浔,这个计划,很冒险,要不算了,别试了。公主和亲不是你我能改变的了的,只不过听天由命。” “你放心,我自有分寸,你想做的事,我会帮你。” “只不过,公主那边,她会愿意吗。如果小柳代替她和亲,她势必会失去公主的位子,到时候,大堼的公主殿下与她就再也没有瓜葛。” 景南浔一想,的确是这样:“以她的性格,不见得会同意。她可能宁愿嫁到西域,也不容许别人顶替她安庆公主的身份吧。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才是真的没办法。” “嗯。” “哦对了,你知道颜玉馆的馆主是谁吗?”林幺初又问。 “我知道,秦冼嘛,秦苌和秦婳的爹。” “是啊,巧了。” 景南浔:“还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建颜玉馆的钱,有八成是朝廷出的。” “嗯?为什么?” 林幺初问的为什么,是问为什么陛下一向以武治国,也会突然开始重视读书这方面了。 “呵,说来可笑。有一回陛下读古籍,遇着个不认识的字,问了好几位殿阁大学士,竟无一人知晓。你猜后来,是谁识出来这个字?” “谁?” “赵鸿影。” “赵公子?” “没错,他不仅认得这个字,还能说出出处,解释一通,陛下重赏了赵鸿影。后来,赵鸿影上奏,希望陛下重视科举,广纳人才,不该武重文轻,奏折上还说望陛下在京城新建一处书馆,可供各地学子和平民百姓同享读书之趣,广见博识,方可长久治国。陛下采纳了,朝廷出八成的钱,和秦冼一同经营这家书馆。” 林幺初听完颇有感触。 “其实我很佩服赵公子,握得住、放得下,直言不讳,忠心耿耿。阿姐曾和我说过,赵公子以范文正为鉴,立志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突然,她想到景南浔,大堼的骠骑将军最崇拜的又是谁呢? “景南浔,你心里,有哪位希望能够比肩的先贤吗?” 不假思索,景南浔脱口而出:“当然有。冠军侯霍去病,二十岁封狼居胥,试问天下哪位将军不以他为范?” “霍将军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嗯,霍将军的确了不起。景南浔,你也不差啊,十七岁打赢幽坛之战,十八岁平定御春叛乱,参加大小战役数百次,你可是,不败将军。” 景南浔并没有因此高兴,而是举起右手,用眼睛木然盯着它。他的右手举至胸口的高度,似乎在微微颤抖。 “你可知,我这双手杀过多少人。” (景泆……) 景南浔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句话?因为他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