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史册 > 第6章 燧人氏

第6章 燧人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墓址

华胥氏这位大贤大能大圣祖母的陵墓,名叫华胥陵,位于华胥镇以北。曾宏根多次来到这里实地调查。在紧靠村子西边是华胥沟,而越过华胥沟就是宋家村(旧称宋家圪劳)。曾宏根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蓝田县志》。他发现,这里与《蓝田县志》中所记载的华胥渚(华胥氏与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当地流传着一种传说,此地即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这一传说已经流传很多年,无人知其起始时间。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庙名为"三皇庙"。曾经有石碑刻文:"古华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样。与《宗书·付瑞志》的记述相近。

曾宏根说,华胥氏可能真有其人。她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光绪年间的《蓝田县志》以及古书典籍《列子》均有对华胥氏族社会形态的描述。在多种典籍中有关于"华胥国"的记载,而这种记载可能就是指华胥氏族团。曾宏根围绕着古华胥国、华胥沟和华胥陵的遗址,对附近的村落进行探访。他认为,不少村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古华胥氏部落的印痕,能够印证遗址。今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而红河在史书上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李华村的原名就是女娲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个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自己是古时祭祀仪仗队成员的后代。

曾宏根还对华胥氏族团存在的真实性进行了研究。他提出的观点是在蓝田县内,115万年前曾生活过蓝田猿人;65万年前生活过陈家窝猿人;40万年前生活过涝池河猿人;距公王岭不足3公里处生活过20~30万年前的猿人;而距华胥陵10公里的冯家村,出土了距今2~3万年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而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蓝田存在着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人类演化序列。另外,如果将华胥文化各个所在地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其周边分布着36处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在1984年和1988年,蓝田县两次文物普查中,又发现还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23处。在白鹿原上距女娲村(李华村)5公里的地方还发现过典型的商朝文化遗址。

陕西华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魏朝鹏先生的结论是华胥氏应该是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承担起了延续氏族生存的重担,为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做出了贡献。所以被后世大量载于史册,流传数千年而不中断。他说:"古代胥、雅、夏等字相通,所以华胥应该就是华夏"。据了解,持有华胥即华夏的观点并非只有魏朝鹏一人。不少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可以成立。

二、碑文

华胥者,华夏圣母也。悠悠古国,浩浩神州,人类之源远矣。然我华夏之源可考之,华夏之祖有典载之,有证佐之,有庙供之,岂不幸也哉。《史记》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生伏羲。"《山海经》曰:"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春秋谱》曰:"华胥生男曰伏羲,生女曰女娲。"《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濮州志》曰:"<;禹贡&t;;之雷夏者雷泽也。"华胥与雷夏合称华夏,此吾华夏民族之由来也。华夏因华胥而名,自华胥而始,故敬之曰华夏圣母不亦确乎。天下华人何称龙之传人耶?圣母于雷泽履之龙迹也。伏羲女娲皆为圣母华胥与神龙之裔,况后人乎?《帝王本纪》曰:"华胥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此亦华夏民族以龙为图腾者也。《水经注》瓠子河篇载:瓠河又经雷泽北,"其泽薮在大城阳县故城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迹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即今之鄄城雷泽,故曰雷泽瓠河乃华夏之基,龙之传人之源。雷泽湖畔华夏子孙繁衍生息逐日壮大,建华胥国于此。《轩辕本纪》曰:"帝游华胥国,此神仙国也。"后世子孙陆续外迁,足迹遍布八方,皆以故国为天下之中。故又称中华。后之炎黄尧舜禹亦皆其后世子孙也。呜呼始祖之功概莫大焉,无始祖焉有华夏民族耶?至伏羲结网渔猎、观天象画八卦、别姓氏制嫁娶、作历甲造琴瑟、驯畜禽,及女娲炼石补天者,巍巍乎功可天齐矣。为扬祖功,历代建庙供之,终日烟火不断,寻根报本者纷至沓来。然因多莅水患屡遭兵燹已不存其貌矣,不复重览世者抑于时也。呜呼敬祖仰宗华夏之美德也。今刻石纪念,可圆海内外赤子寻根之梦,抒报本之情,亦实现华夏民族复兴之兆,真幸事也,大事也,快事也。喜逢盛世,百废俱兴,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今之贤者法古人效先贤欲修建圣母庙,旋得各方支持。中国农业部原副部长杜子端先生亲笔题写圣母华胥纪念碑,各界人士慷慨捐资以补重修之需,为置盛事于勿忘,特作斯文志之,以表圣母之功,歌圣贤之德,示华夏之源,晓之故址,以利慨而兴之。后人慎而志之,海内外赤子万代景而仰之。

考古发现

随着考古发现也证明,蓝田地区有13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在华胥镇的支家沟和十里河的西余家沟等地,发现旧石器遗址数十处之多,新石器人类遗址20多处,这些都证明华胥镇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